中国篮协近日出台了关于归化外籍球员的管理办法,这一政策的推出无疑为国内篮球发展增添了新的复杂因素。特别是对于一些依赖引援的民营俱乐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外援引进,但在青训体系方面却缺乏稳固支持。如果选择不归化外援,转而依靠本土球员,国有企业归化球员后,整体实力又会大幅提升,形成强烈对比。这使得许多俱乐部在未来的路径上犹豫不决,明显陷入两难境地。
在CBA总决赛解说中,辽宁男篮主教练杨鸣曾表达过希望外界能给予民营俱乐部更多的宽容与理解。有声音认为他的看法是在为自己成绩暂时不理想寻找借口,但实际上,他的担忧揭示了民营俱乐部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随着赛季逐渐接近尾声,NBL联赛的报名工作也已开始推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河南赊店老酒队已经确认退出该联赛。据悉,陕西信达队也因不满裁判判罚,两年前便已退出。如此一来,截至本赛季结束,NBL的参赛队伍已经减少到仅剩下九支,其中还包括由特邀加入的香港金牛队。
许多篮球爱好者期望未来能重启升降级制度,让CBA与NBL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毕竟,原本的甲A和甲B联赛就是通过升降级制度相互促进的。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旦重启升降级机制,军备竞赛势必会加剧,导致俱乐部尤其是民营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例如早年的四川队就曾因为欠薪事件而陷入舆论风波。经济环境恶化,使得背后由房地产商控股的财团纷纷入不敷出,资金链紧张成为难题。
据知名媒体人付政浩爆料,虽然有人建议卖掉球队以减轻负担,但实际上,多家CBA俱乐部在出售时都面临难以找到合适买家的尴尬局面。河南队的退出正进一步凸显民营俱乐部的生存困境。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凭借庞大的资金实力,仍能保持一定竞争力,通过引进内外援不断提升队伍水平。与此同时,中国篮协领导最近宣布将加强归化外籍球员的管理措施,也让民营俱乐部面临新的挑战。而且,如果俱乐部大笔投入于引援,却无法同时保障青年训练体系的完善,未来篮球水平的整体提升也会受到制约。如何在引援与青训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摆在中国篮球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